| 登录 | 收藏

当前位置: 课程教学 > 课程基地 > 文章阅读

​省前中生物课程基地建设发展规划

发布人:郎建中   发布时间:2020/05/10    点击:


省前中生物课程基地建设发展规划

依托已有的课程基地各类设施,依据生物学科特色,本基地发展确定新时期的目标:

1、整合规划硬件与软件、创新发展信息化设施;

2、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;

3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、提升基地科研及示范引领效应。

从而形成一个真正发挥课程基地全方位功能的一个《环境*生命》生物课程基地。

一、根据课程体系合理规划硬件设施,形成系统化的生物课程基地馆室分布

A

基础实验室

B

动物博物馆

C

微生物探究

D

植物博物馆

E

分子实验室

F

生物创新与应用

1依据“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、从观察现象到探究本质”的理念布置各馆室。

馆室类别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各类别展览馆。已有的动物标本博物馆基础上,拟创建植物标本博物馆和校园植物园、以及微生物科普馆。

2植物标本展览馆数码显微实验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形成联系,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本质和探究创新做良好的铺设。

3同时还有基础实验室、PCR分子实验室及微生物发酵实验室等用于微观分析研究。

 

充分发挥信息化设施在课程建设实施中作用

1.动物博物馆引入电子展板、全息展示以及网站导引,充分发挥其科普基地作用。

2.以校园植物园,根据已有的植物类别,设计特色植物馆,建设电子地图与植物实地的标签二维码结合,制作校内植物分布的电子地图,电子地图与生物课程基地相应栏目网站结合。

3.建设生物课程基地的学生活动素材的电子展示平台: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,培养学生参与到学习及课程基地的建设与维护中。

 

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,加强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

1.充分发挥课程基地资源,开展学生的综合时间活动。

如培养动物博物馆学生解说员、学生参与动植物标本制作、进行珍爱生命、保护环境的系列宣传活动、生物实验创新研究、生物显微摄影等。

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是目前我校重点探索的课题,我校将利用建设课程基地的契机,构建培养机制。一聘请大学教授来校指导、与高校联合创办课程基地,让拔尖学生能够到高校参与课题研究,从而实现以基地为纽带促进中高等教育有效对接,实施系统性培养。二是加强与我校国际课程SAM课程和美国AP课程的联系,寻找不同课程之间的契合点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
 

四.着眼于课程基地的高品位发展,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1.以校长学科工作室为平台,开展本学科的省级课题研讨活动,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,以建立起一支在全省生物学科具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。

2.充分发挥本基地的引领、辐射作用。,把我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基地。

五.综合发展资源,构建基地特色的校本课程

  建立《环境·生命》的系列课程,并逐步上网和刻成光盘,以及通过学生社团活动,拍摄校本课程微视频集,做到校本课程电子化网络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