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登录 | 收藏

当前位置: 课程教学 > 信息化 > 文章阅读

虚拟与现实融合,开启智慧教育的新范式

发布人:陈国祥   发布时间:2020/05/26    点击:


——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答辩词

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

各位评委:

       下午好!

       我们是来自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答辩团队,作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(G20),前黄中学目前拥有2个省级课程基地和1个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,5项教学成果获国家二等奖和省一等奖,拥有10名特级教师和3名正高级教师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学校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规划中,把“虚拟与现实融合,开启智慧教育的新范式”列为重点子规划。

       一、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,探求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

       智慧校园建设卓有成效。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始于1993年,经过25年发展,拥有完备的校园网络硬件设备,建成六大类56个系统(或平台),目前智慧校园生态系统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:①以企业微信为主,规范化推行移动办公、家校沟通等。②以科大讯飞和智学网为主,整合多项课程、教务、教学、评价功能,加强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。③以希沃系统为核心,建设智慧教室应用系统。④以一卡通系统为核心,提升后勤服务的信息化水平。⑤打造网络学习空间,形成“师生互动、虚实融合”混合式学习生态。在学校各系统应用融合过程中,坚持“低成本、强适应”的统一认证管理,所有师生都拥有一个域账号,实行上网认证、网站访问、打印管理、文件存储、一卡通等。能坚持统一认证二十年,可能也是省内极少数的学校之一。

       积极尝试新技术应用。学校2019年建成智慧后勤服务系统,食堂所有点餐全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用餐服务。学生宿舍采用物联网技术,洗澡、门禁、安防等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。建设教学级健康智能声光教室,有效过滤蓝光、精确控制频闪,有效缓解学生的视力、听力疲劳,保护学生的视听健康。2019年9月,学校与常州市贝叶斯智能科技公司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,正式开设《人工智能初步》校本课程,这也是常州地区高中学段首次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。学校“创新(思维能力)、创造(实践能力)、创未来(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精神)”为理念,依托两个省级课程基地,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电脑作品大赛、信息学奥赛、IYPT等项目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近两年来在各级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,张家晨、朱岚两位同学获得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,张家晨还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源奖(全省仅三名)。

       二、从网络教学到智慧课程,打造教育专属的ERP

       教育信息化需要像企业ERP那样,形成自己的核心逻辑与业务系统。近十多年来,我校通过网络教学和智慧课程的实践,终于发现学校ERP的核心所在——课程逻辑。

       网络教学热潮辐射全国。2014年学校率先在常州地区建成苹果未来教室,开展基于iPad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探索,先后开展多次网络教学改革尝试,覆盖全部学科。2015年成功举办全国个性化学习高峰论坛活动,5位老师先后获得全国新技术条件下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展示一等奖,多位老师在全国“一师一优课”活动获得部级、省级优课。除iPad外,学校还曾积极尝试魔灯、SPOC、天仕博、小蚂蚁、青果在线、翻转课堂等新技术,与上海市七宝中学、复兴高级中学、华中师大一附中等学校定期交流,分享信息化应用经验。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成果突出学校、全国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先进单位,全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,学校信息化发展经验在省内外形成一定影响力。

       重建学校的课程逻辑。这是我校近二十年积累的课程资源,从开始时体系不清、分类不明,到后来形成明确的分类体系、编目规范。目前学校正在根据领域课程建设思路,依据“学科内整合、领域内融合、跨领域综合”课程逻辑,建设八大领域的课程体系。不仅仅包括各类课程资源,如教学设计、学历案、课件、练习、试卷、录像、微课等,还将与网络课程、网上教学设计、网络学习进行整合,构建新型课程评价制度(如学分+绩点制),用课程逻辑来统整学与教的活动,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ERP系统。

       三、从课堂分析到线上服务,关注生命在场的个性化学习

       从关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回路建构,我们都试图以学生学习为中心,利用信息技术,构建生命在场的个性化学习图景。

       以学生为中心的“教-学-评一致性”。2019年学校投入120多万元建成两个课堂分析实验室,引入三大系统:一是课堂录播系统,二是智慧课堂系统,三是课堂分析系统,围绕着课堂革命,采用智能技术+人工的方式,对课堂中的问题类型、对话深度、表现行为、活动曲线等进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。该系统的分析模型,采用我校省前瞻性项目《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“教-学-评一致性”》的研究成果,把“学”放在顶端,体现以学为中心,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。围绕着目标,形成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明线,明线就是“教→目标→学”,暗线是“评→目标→学”,教和评都在通过目标为学提供支持与服务。

       生命在场的在线学习服务。服务是教育的核心价值,网络课程、线上教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线学习服务。今年疫情期间,我校搭建出线上课程、线上教学、线上作业、线上答疑等四大类服务,形成完整的学习回路,体现了在线学习服务的新方向,相关案例被评为常州市首批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。我校的线上课程内容丰富,除文化课程外,还包括音体美技和班会课程。线上教学方式多样,有效增加了线上教学的现场感、亲切感,让线上学习不再孤单。学校加强线上作业管理,统一作业平台,形成准备作业、布置作业、完成作业、上交作业、公布答案、批改作业、错题微视频等七个环节。教师也转变观念,主动走进班级群或QQ群,与家长学生建立好友关系,赢得信任感。承担起网络主播,接受答疑和个别化交流,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。

       各位评委:我们始终认为,学校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建立在对教育复杂性认识的基础上,正是由于教育的复杂性,所以智慧教育需要从课程、教学、设计、评价、管理等方面来考虑学生学习的复杂性。只有多样性,才能应对复杂性,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开展复杂的创新机制与跨界行动,促发这场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改革。